——交通学院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两年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70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人们。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在校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崔亮、团委书记朱月风带领部分同学看望了我校曾经出国赴朝作战的老兵代表,聆听他们当年的故事,感受他们舍己为国的精神。
杨桂昌,1933年出生,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人。1951年入伍,时任铁4师16团1营通信员,随部赴朝鲜战场保卫大同江桥畅通。战场上,曾荣获集体二等功一次。1953年7月回国。
赵芝寅,1931年出生,山东济南人,1950年3月入伍,在铁道兵学院工作。1952年3月随学校工作组赶赴前线,两个月后回国。
这次活动主要由杨桂昌爷爷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当年赴朝作战的历史。杨爷爷声音洪亮:“我叫杨桂昌,1951年参军……英雄事迹咱还达不到,咱就是普通人,对于我来讲,能坐在这里和大家在这里讲话就已经很幸运了。国难当头之际,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会活着回来,现在想来也是感到很幸运。”
杨爷爷从抗美援朝的原因讲起,然后强调,现在好多人只讲抗美援朝,但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保家卫国,这才是我们最根本的目的。杨爷爷的话让我们感觉醍醐灌顶,指出了我们时常会忽略的问题,当年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浴血奋战不畏牺牲,是因为心中所念所想的是保家卫国,这才是支撑他们面对一切强敌的强大信念。
随后杨爷爷对比了当年中美两国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指出了战争胜利的关键原因:“当时美国士兵认为我们是志愿军一般,怎么都没想到中国军人是如此的顽强,如此的勇敢,如此的团结。美国士兵可谓是武装到牙齿,但只是表面看起来很强大,实则很怕硬战,他们怕近战、夜战。”
“我们当时是铁道兵,要保证铁路打不断!炸不烂!就是这么一条钢铁运输线。”杨爷爷铿锵有力地说道。进入朝鲜后,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大同江桥畅通。被炸毁的大同江桥是混凝土钢结构桥,正桥的水泥桥墩只剩下半截,修复很困难。经过指挥部决策,决定在大桥两侧抢建两座便桥。“美军炸了这座便桥,我们用另一座,同时抢修这一座。他们再炸,我们再修。让这座桥始终都能通行。”
讲述结束以后,我们让赵爷爷和杨爷爷试吃了新式便携军粮,他们尝了一口以后相向而笑,感慨道:“这么高级的东西,当时哪能吃到。”他们当时吃的都是高粱米,少部分大米,还有炒面,而且量也特别少,士兵们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拿雪和炒面混到一起就吞下肚子。
崔院长随后发言,他指出时势造英雄,但时代过去之后英雄不应该被遗忘,今天我们向抗美援朝老兵和英雄致敬,就是要传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不忘读书初心,回归上学本分,勇担时代责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交通强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张晓炜处长讲话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时光,锻炼过硬本领,将个人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
据悉,交通运输学院将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今年“爱国主义教育月”的活动主题,相继开展了听英雄浴血故事、看《这就是中国》――“回望伟大的抗美援朝”视频、写征文等系列活动,以期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2020年11月3日
撰稿 段亦菲
摄像 陈冰
采访 王博伟